首页精英人物谈经论道

范淑琦:教学“奇迹”何以在期望中产生

2010-09-13 17:00:39 作者:admin 来源: 浏览次数:0


    薛锐是个少言寡语、默默无闻的孩子,升初二的时候分到了我任数学课的班级。跟大多数学生一样,他没有特别之处,总成绩一般,因此我也就没有太在意他。说实话,刚接手的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什么样,我心里也没有底,但我像往常一样,想尽快地熟悉学生,尽最大努力“经营”好这个班级。

 

岁月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稍纵即逝。很快一个月过去了。

 

一天,课间操之后,我随学生进了教室,正巧碰上他们发月考卷子。学生们熙熙攘攘地在讨论着卷面上的分数。我走到薛锐面前,他很礼貌地站了起来,我和他一起翻看了一张张的试卷,成绩大多数在八九十分以上,只是数学仅考了63分。我亲切地和他说:“薛锐,你其他学科学得不错啊!我看你的数学科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。下阶段咱们好好研究一下数学的学习,老师愿意帮助你把成绩提上去,你有没有信心呀?”我用饱含鼓励的目光看着他。只见薛锐脸上现出受宠若惊的表情,高兴地点了点头。

 

虽然我对薛锐同学并没有过高的期望,但在以后的教学中,我针对类似薛锐那个层次的学生调整了教学方法。我把全班学生分成6人一个学习小组,每组安排一位组长,负责带领组员在课堂上探索问题、纠正问题、整理问题。我与学生约定:当老师提出问题时,同学们要积极回答,谁答对了,就来一次掌声以示鼓励;答得不正确,组内的其他同学起来补充或者修正。

 

在学习小组的座次安排上,我把比较害羞、内向、沉默的学生安排在“活跃地带”,以增加他们的参与,把外向、好动、爱说话的学生安排在此地带以外。薛锐属于特别安静的人,我就把他安排在"活跃地带",让他面对比较健谈、具有领导潜力想要发挥的同学。我觉得,在这样一个环境中,当其他同学积极去阅读问题、讨论问题、探索问题、发现问题,开展阅读、探索、讨论、交流、发现等一系列活动时,就会感染、激励像薛锐这样的同学,督促他学会用脑,学会思考。

 

有一节课我印象很深。那堂课我们学的是《勾股定理》(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48页),在学案的"回答问题部分"我设计了5个问题:

 

1.勾股定理是说明什么图形的三边关系的?

 

2.以怎样的方法探索这一关系?

 

3.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是什么?

 

4.用什么方法验证这一结论?

 

5.应用几种方法证明结论?怎样证明?

 

针对这些问题,在课前我让学生们用纸片准备了一些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。当我的教学活动进行到这里的时候,我让学生进行了合作交流,10分钟以后,我问大家:“五个问题都处理完的小组举手。”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,尤其是能力较强的同学,手举得老高老高,如果我不让他们回答,就会令这部分同学大失所望,所以第1个问题很快就让他们抢答完毕。教室里的掌声不断响起。

 

薛锐在合作讨论的时候很认真,在进行第2个问题的时候我鼓励薛锐起来回答,我用微笑期待着他,示意他要自信。这时他才怯怯地说:“我认为是算出来的。”回答的时候他低着头,声音也不大,显得很不自信,掌声也没有响起。其实,这个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也未必能够回答得精确。因为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,要回答得令人满意 ,需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,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多数侧重于计算,对于用语言叙述一个问题或一个命题 ,是教学的难点。

 

出现这种情况,我及时启发:"组长看看,该怎样回答是好啊?"

 

组长张杰站起来说:“老师,我也说不好,他们有的说是计算出来的,有的说是用图形的面积拼出来的,我也不知道哪种是对的。但我偏重于后者。”张杰是我们班数学最好的学生,也是我的课代表,他的回答是否老师就认可了呢?大家都在拭目以待。

 

我带领大家看书 (第48页图14.1.1, 第49页图14.1.2.)。

 

教师板书:

 

第一幅图中,因为SP=SQ=1,SR=2,

 

显然有SP+SQ=SR,而SP=AC2,SQ=BC2,SR=AB2,

 

所以AC2+BC2=AB2;

 

第二幅图中,SP=9平方厘米SQ=16平方厘米,SR=25平方厘米,

 

显然有SP+SQ=SR,而SP=BC2,SQ=AC2,SR=AB2,

 

所以AC2+BC2=AB2.

 

板演结束,我问:“同学们看,这难道不是算出来的吗?”

 

“是!”学生齐声回答。

 

接着,掌声一片。薛锐这时也松了一口气。借着他们的这股兴奋劲,我因势利导:“这个问题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述:是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得到的。”

 

这时,同学们非常安静,有的在记笔记,有的在回味这句话的道理,体会数学语言的魅力。薛锐这时也正沉浸在深思之中。

 

于是得到第3个问题结论: 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。第四个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。

 

当问题进行到第5个时,我特地让薛锐用准备好的纸片拼出课本(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51页图14.1.6和 第52页图14.1.7)上的图形来。这时的薛锐满怀信心地走上讲台,不一会就把两幅图拼好粘在了黑板上。我又一次跟同学们一起用掌声肯定了薛锐做法的正确性,并夸奖了他动作的干净利落和思维的敏捷。薛锐的神情非常轻松,脸上象绽开了一朵花。

 

教学过程按时顺利地完成了。

 

经历这堂课的提问、回答、否定、肯定,薛锐的心灵受到了砥砺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经过我的不断努力,薛锐同学逐渐走出了羞涩,走出了胆怯,变成了一个比较活泼、开朗,善于合作、探究的孩子了。

 

期中考试的结果,薛锐的数学成绩跃到了班级的前沿,竟和另外两名同学得了班级并列第七名。

 

在下个周的周一班会上,我让他介绍了学习方法,其中他谈道:“这次成绩的取得,关键是第一次月考以后数学老师的提醒和鼓励,从那以后我就暗自下决心,一定不让老师失望,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,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动脑,深入探索,大胆发言;注意作业的质量,有问题问老师,或者及时与同学们讨论,特别注意数理化中的公式、定义、性质的理解,达到对公式灵活运用,要‘做一题,学一法,会一类,通一片’,不要应付作业,只要坚持这样做,就一定会成功。”

 

这一事例深深地启发了我:学生当中没有笨孩子,只有潜能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。只要我们相信学生有发展潜能,相信学生的可教育性,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,营造平等、和谐、宽松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气氛,让学生们体验成功、满足、快乐、自尊、兴奋及其它情感,并伴着这些情感参与教育过程,这样,教师的良好期望才能够得以实现。(高密市向阳中学 范淑琦)